电渗析器原理和特点是什么


发布时间:

2022-11-09

电渗析器的原理:在外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,离子交换膜的渗透性(即阳离子膜只允许阳离子渗透,阴离子膜只允许阴离子渗透)被用来使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定向迁移,从而实现从水中分离离子的物理和化学过程。在阴极和阳极之间,放置若干交替排列的正负膜,使水通过两个膜,并在两个膜和两极之间形成隔间。两端电极连接到直流电源后,水中的负离子和正离子分别迁移到阳极和阴极。由于正负膜的选择性渗透性,形成了离子浓度降低的交替

电渗析器的原理:在外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,离子交换膜的渗透性(即阳离子膜只允许阳离子渗透,阴离子膜只允许阴离子渗透)被用来使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定向迁移,从而实现从水中分离离子的物理和化学过程。在阴极和阳极之间,放置若干交替排列的正负膜,使水通过两个膜,并在两个膜和两极之间形成隔间。两端电极连接到直流电源后,水中的负离子和正离子分别迁移到阳极和阴极。

由于正负膜的选择性渗透性,形成了离子浓度降低的交替排列的薄室和离子浓度增加的厚室。同时,两个电极上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,即电极反应,导致阴极室因碱性溶液而结垢,阳极室因酸性溶液而腐蚀。因此,在电渗析器过程中,电能的消耗主要用于克服电流通过溶液和膜时的电阻和电极反应。

离子交换膜和电渗析器装置:

电渗析器

①离子交换膜

它是电渗析器的关键部件,其性能影响电渗析器装置的离子迁移效率、能耗、抗污染能力和使用寿命。

②电渗析器用离子交换膜的分类

按膜结构可分为非均质膜、均质膜和半均质膜。根据膜上活性基团的不同,可分为阳性膜、阴性膜和特殊膜。根据膜材料的不同,可分为有机膜和无机膜。

③电渗析器装置

电透析器的结构包括压板、电极支撑板、电极、电极架、阴离子膜、浓水分离器、淡水分离器等部件。这些部件按一定的顺序组装和压制,形成某种形式的电渗析器。电渗析器装置的辅助设备还包括水泵、整流器等,构成电渗析器设备。

电渗析器操作工艺参数:

①电流效率

电渗析器运行时,实际脱盐量与理论脱盐量之比称为电渗析器电流效率。

②电流密度和极化现象

当电渗析器工作时,流过单位膜面积的电流称为电流密度。在运行过程中,当电流密度达到一定值时,界面层中离子的迁移速度远低于膜中的迁移速度,迫使膜界面处的水分子电离,并依靠氢离子和氢氧化物离子传递电流。膜界面的这种现象称为浓差极化,此时的电流密度称为极限电流密度。

极化包括浓度极化和电极极化。极化发生后,过量的羟基离子富集在正极膜薄室的一侧,过量的氢离子富集在负极膜厚室的一侧;另一方面,过量的氢离子富集在阴离子膜薄室的一侧,过量的羟基离子富集在离子膜厚室的另一侧。由于浓缩室内离子浓度较高,浓缩室内阴离子膜的一侧会出现碳酸钙等沉淀物,从而增加膜阻力,增加电耗,减小膜的有效面积,降低出水水质,影响正常运行。